北宋景祐元年(1034 年),在那场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科举考试中,一位年轻的考生脱颖而出,成功考中进士。此人名叫苏舜钦,字子美,出生于官宦世家,祖籍梓州铜山县(今四川省中江县)。他的祖父苏易简,在宋太宗时期官至参知政事达麟操盘,相当于副宰相;父亲苏耆也历任工部郎中、各道转运使等职。苏舜钦的母亲,更是北宋名相王旦的女儿。这般显赫的家世,为苏舜钦的成长提供了优渥的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苏舜钦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远大的志向。他相貌奇特魁伟,性格豪爽,自幼饱读诗书,对文学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爱。他的诗风豪迈高远、热情奔放,在当时的文坛崭露头角。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苏舜钦十分赏识,将他与另一位大诗人梅尧臣合称为 “苏梅”,足见其在文学领域的地位。除了诗歌,苏舜钦的书法也别具一格,常常 “落笔争为人所传”,与著名书法家周越齐名。
考中进士后,苏舜钦踏上了仕途,先后出任蒙城县令、长垣县县令等职。在任职期间,他多次向皇帝和执政大臣上书,针砭时弊,提出自己对国家治理的见解,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他渴望能够在仕途上大展宏图,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贡献,成为众人眼中的职场新贵。
展开剩余86%庆历四年(1044 年),对于苏舜钦来说,是命运转折的关键一年。这一年,范仲淹、杜衍、富弼等人推行 “庆历新政”,力图改革北宋积弊已久的政治、经济等方面的问题。苏舜钦因与新政核心人物关系密切,被范仲淹推举为集贤殿校理,监进奏院。进奏院在北宋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机构,负责朝廷公文机要的处理,上呈皇帝,下达地方,可谓是朝廷信息流通的关键枢纽。苏舜钦担任此职,无疑是得到了朝廷的高度信任,也让他看到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希望。
然而,谁也没有想到,一场看似平常的聚餐,却成为了苏舜钦仕途的转折点,甚至改变了他的一生。
在北宋时期,都城汴京有一个延续多年的习俗,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 “赛神会”。这一活动类似于现代的文化交流聚会,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官场中人,都会借此机会相聚一堂,饮酒作乐、吟诗作对,交流彼此的见解和情感。进奏院作为朝廷的重要机构,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会。按照往年的惯例,进奏院会在赛神会期间,将院内堆积如山的废旧文稿、信笺等纸张变卖,所得的钱用于聚餐娱乐。这一做法在当时的官场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,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,并且习以为常。
庆历四年秋的 “赛神会” 如期而至,苏舜钦作为进奏院的负责人,决定操办一场热闹的聚餐。他心想,往年都是如此,今年也不例外。于是,他派人将进奏院的废旧纸张卖掉,换了一些钱。然而,苏舜钦觉得卖废纸所得的钱可能不够,为了让聚餐更加丰盛,也为了避嫌,他自己拿出了十两银子,并要求前来参加聚餐的同僚们也各自象征性地出点钱,凑份子喝酒。
苏舜钦邀请的客人,都是与他志同道合、才情相当的同僚和文人,其中包括太常博士周延隽、殿中丞江休复、集贤校理王益柔、诗人梅尧臣等十多位官员。这些人平日里在朝堂上就对时政有着相似的看法,私下里关系也十分要好。他们聚在一起,饮酒畅谈,气氛热烈非凡。酒过三巡,众人兴致愈发高涨,不仅吟诗作词,抒发心中的抱负和感慨,还叫来了京师的歌伎前来表演助兴。一时间,宴会上欢声笑语,热闹非凡,众人沉醉在这欢乐的氛围之中,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正在悄然降临。
在这些人中,集贤校理王益柔更是借着酒劲,诗兴大发,当场吟出了一首《傲歌》:“醉卧北极遣帝扶,周公孔子驱为奴。”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,自己喝醉了以后,连北极星都要让皇帝来搀扶,周公和孔子这样的圣贤都可以被自己驱使为奴仆。此诗一出,满座皆惊。在那个封建等级森严、尊崇圣贤的时代,这样的诗句无疑是大逆不道、狂妄至极的。然而,在当时的宴会上,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醉意之中,并没有对这句诗的严重性有太多的思考。
正所谓 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”,苏舜钦等人在进奏院聚餐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。而此时,朝廷中一股反对 “庆历新政” 的势力正在悄然涌动。御史中丞王拱辰,便是这股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。王拱辰一直对范仲淹等人推行的新政心怀不满,认为新政触动了他们这些保守派的利益。他一直在寻找机会,想要打击新政派的势力。当他得知苏舜钦等人在进奏院聚餐,不仅用了卖废纸的公款,还召妓作乐,甚至有人口出狂言,吟出大逆不道的诗句时,他意识到,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。
王拱辰立即抓住这个把柄,收集相关材料,向宋仁宗上书弹劾苏舜钦等人。他在奏章中列举了苏舜钦等人的多项罪状:其一,苏舜钦将进奏院的废旧纸张卖掉换钱,并用于聚餐,属于 “监主自盗” 的行为。在北宋时期,“监主自盗” 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,比一般的盗窃行为罪加二等。其二,聚餐席间召妓作乐,违反了朝廷对于官员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。北宋时期,对官员的生活作风有着严格的要求,官员在公务活动中召妓陪酒属于违规行为,将受到严厉的惩罚。其三,王益柔所吟的《傲歌》中,对周公、孔子等圣贤以及皇帝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尊重,属于 “抵侮先圣”“大不敬” 的行为。在封建社会,对圣贤和皇帝的尊崇是至高无上的,这种行为被视为对皇权和封建礼教的严重挑战,罪不可恕。
宋仁宗看到王拱辰的奏章后,龙颜大怒。他没有想到,身为朝廷官员的苏舜钦等人,竟然如此胆大妄为,做出这等违反法纪、有辱斯文的事情。在宋仁宗看来,苏舜钦等人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朝廷的形象,也破坏了社会的风气,必须予以严惩。于是,宋仁宗下令对苏舜钦等人进行严肃查处。
很快,苏舜钦和刘巽(与苏舜钦一同负责进奏院事务)被以 “监守自盗罪” 革职查办,开除公职,并且 “永不叙用”。其他参与聚餐的官员也未能幸免,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。王益柔因为那句狂诗,差点被判处死刑,最终被贬为复州税监,并被免去了集贤校理的职务。梅尧臣等其他官员,或被贬官外放,或受到降职处分。这场原本欢乐的聚餐,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官场的大灾难,苏舜钦等人的仕途瞬间毁于一旦。
苏舜钦对于自己突然遭受如此严厉的惩罚,感到无比的委屈和愤懑。他觉得,卖废纸聚餐在进奏院已经是多年的惯例,其他单位也有类似的做法,为什么偏偏自己就被抓住不放,受到如此重罚?他认为自己是被人故意陷害,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在给欧阳修的信中,苏舜钦倾诉了自己的冤屈和痛苦,他写道:“卖废纸、旧信封聚餐是惯例啊!别的单位也这么干!我何罪之有?” 欧阳修收到信后,也只能无奈地叹息:“子美(苏舜钦的字)可哀,吾恨不能为之言。” 他深知苏舜钦虽然在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过错,但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,确实有些冤枉。然而,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,欧阳修也无能为力,无法为苏舜钦提供有效的帮助。
事实上,苏舜钦之所以会因为这场聚餐而遭受如此严重的惩罚,并非仅仅是因为他违反了公款使用的规定和官员行为规范。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,这是北宋朝廷中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。“庆历新政” 的推行,触动了保守派的既得利益,他们对新政派恨之入骨,一直试图寻找机会进行反击。苏舜钦作为范仲淹举荐的人才,又是新政的积极支持者,自然成为了保守派打击的目标。王拱辰正是利用了苏舜钦等人在聚餐中出现的违规行为,大做文章,将其作为打击新政派的突破口,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。
庆历五年(1045 年)初春,苏舜钦怀着无比失落和愤懑的心情,离开了汴京这个曾经让他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。他一路南下,最终抵达了苏州。在苏州,苏舜钦买下了一块地,修建了一座沧浪亭,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。他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和对人生的感悟,都寄托在了山水之间和诗词创作之中。在沧浪亭中,苏舜钦潜心研究六经,他的诗文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以前,他的作品多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,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;而现在,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融入到对山水景色的描写之中,借景抒情,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例如他的散文《沧浪亭记》,通过对沧浪亭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,抒发了自己在经历仕途挫折后的超脱和对自由的向往;诗歌《初晴游沧浪亭》中 “夜雨连明春水生,娇云浓暖弄微晴”,描绘出一幅雨后初晴、春水荡漾、娇云弄晴的清新画面,然而在这美景背后,却隐藏着他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忧愁。
尽管苏舜钦在苏州过上了隐居的生活,但他的心中始终无法忘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。他依然渴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,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。庆历八年(1048 年),欧阳修向新任宰相文彦博上书,再次希望朝廷能够洗清苏舜钦一案的冤情,重新启用苏舜钦。苏舜钦得知这个消息后,也主动上《上集贤文相书》,表达了自己愿意继续报效国家的决心。在欧阳修等人的呼吁下,文彦博奏请宋仁宗,以朝廷之名为苏舜钦平反,重新任用他为湖州长史。
然而,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苏舜钦。就在他接到任命,准备前往湖州赴任的时候,却突然因病去世,年仅 41 岁。苏舜钦的一生,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。他才华横溢,本有着光明的前途和远大的抱负,却因为一场聚餐,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最终郁郁而终。他的遭遇,不仅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,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官场的黑暗和政治斗争的残酷。
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,北宋时期对于官员的管理和监督是相当严格的。据宋代《庆元条法事类・职制门》载,官员在公务活动中,皆有用餐标准,而且规章详细具体。若官员违规,将被处分,甚至法办。同时,朝廷还明确规定,若官员吃喝犯禁,再找歌妓作陪,当罪加一等:“诸州主管常平官,预属县镇寨官妓乐及家妓宴会,依监司法。即赴非公使酒食者,杖八十,不以失减。” 苏舜钦等人的行为,确实违反了当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,受到惩罚也是必然的结果。然而,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,政治因素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法律本身。苏舜钦的悲剧,既是个人的悲剧,也是时代的悲剧。
苏舜钦的故事,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。它提醒着人们,无论在何时何地,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。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斗争时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,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和冲动,而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。同时,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,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,往往隐藏着深刻的政治、社会和文化因素。通过对苏舜钦这样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研究达麟操盘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,从中汲取经验教训,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。
发布于:山东省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